肖小林,祖籍湖南人,小时候跟随父亲从湖南迁至奉新县上富镇。虽家境清寒,但家风优良。父亲热心肠的性子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在他心中,父亲从来邻里互帮、不计得失。受父亲影响,肖小林生活中也时常帮助他人。无意间,他参加了几次乐行公益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后,就毅然加入了协会,依托公益组织,他用一颗炽热的爱心,肩负起脏活、累活最多的救援队一中队长助理工作,给更多人带去了温暖与希望。
“小肖,可以借点米给我们嘛?”同村人张大爷有点不好意思地问。
“好!好!就一点米,说什么借哦。我这就拿给你。”年轻人小肖热情地回应道。即使自己家里的米也不多了,却没有丝毫犹豫。这个邻居嘴里的小肖,就是肖小林的父亲,同村人眼里的热心肠。
“小肖,能不能带我到菜市场一下?”隔壁李大爷问。
“可以的,老人家,你上来咯!”小肖热情地将老人扶上了车。这个是长大后的肖小林。
生活中,这样大大小小的事情多得数不胜数,慢慢就形成了他们“好人”口碑。但他却说:我不算什么好人,只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做事。
采访时,笔者多次询问他:有没有什么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?他停顿了好久,也想了好久。正当笔者以为,他会说自己在什么时候帮助他人的壮举时,他却说出了意想不到的答案。他说:我就是觉得特别遗憾,没有再坚持坚持,说不定老人家就找到了。
原来,在一次搜寻走失人员过程中,他和队员们分头在上山搜寻。搜寻到一处地点时,旁边人就说老人家不可能会来这边的。他也没想那么多,马不停蹄去其他地方继续搜寻。搜寻无果,最终发现老人就是在这处不可能的地点。
他说:我真的非常自责,如果那天再仔细点,可能老人家就早点找到了……
此后,为了这一点微小的可能,更为了弥补那点遗憾,他搜寻工作就更细心了。哪怕是大家都觉得不可能的地方,他也一定要去看一看。每次把人找到时,哪怕是累得直不起腰了,他也比家属笑得更甜。
用公益传递爱,爱的效应就倍增。肖小林,惟愿你的公益故事今后传播天下知。
撰稿:陈 鸿
题诗:邓高鹏
编辑:刘臻璇
初审:曹艺英
编审:丁 杰
终审:郭 金
热线:0795-46000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