赞曹艺英
题诗:邓高鹏
梨香一诺卌年长,键底星辉接大荒。
莫道文心轻似羽,春风字字重千章。
在无数个寂静的深夜里,一名端庄秀丽的女子端坐在电脑前,键盘敲击声在房间回荡,屏幕荧光映照着这个女子已满是疲惫的眼角。她刚写完一篇关于为敬老院孤寡老人做餐食送关爱的公益报道,抬头望向窗外,凌晨三点的星空与九年前第一次举起相机时一般璀璨。
她叫曹艺英,江西省竹产业协会工作人员,奉新县乐行公益联合会文宣部部长。自2016年加入乐行公益,已是整整九年。她白天要忙单位工作,只能利用午休或晚上空闲时间做公益的幕后工作。多少个不眠之夜,她就静静的坐在电脑前不停地敲打着键盘。
一、梨树下的启蒙
八十年代初的某个春日,西门老街的梨花正盛开。还是孩童的曹艺英端着青花瓷碗站在梨树下。碗里飘着肉香的青椒炒肉,是母亲特意分给外地逃荒者的午餐。乞讨者皲裂的手指触到温热的碗沿时,屋檐下的风铃正叮当作响。这个画面在四十年后的采访现场突然闪回——当她为敬老院的老人擦拭嘴角的汤渍时,母亲当年的低语穿越时空:“能帮一点是一点。”
这种朴素的善意在岁月里沉淀成某种精神胎记。成年后的曹艺英在单位从事文职工作,朝九晚五的生活平淡如水。直到2016年春汛期间,她偶然拍到志愿者在潦河岸边清理垃圾的背影。镜头里弯腰捡拾塑料瓶的蓝色马甲,在浑浊的河水中折射出奇异的光芒,触发了她走向公益的决心。
二、笔尖上的耕耘者
成为乐行公益志愿者后,曹艺英的办公桌成了故事集散地。键盘缝隙里卡着冯川福利院孩子们折的千纸鹤,抽屉深处藏着抗洪志愿者塞给她的姜糖。每个字符都要在良知的天平上称量:既要让善举被看见,又不能消费苦难。
2022年疫情防控最吃紧时,她在防疫指挥部用冻僵的手指敲击键盘。志愿者老张送来暖手宝时,正撞见她对着刚写好的通讯稿抹眼泪——那篇记录“疫战”中的夫妻搭档的文章,让向来寡言的老张也红了眼眶。那年春天,她的28篇报道成了穿透疫情阴霾的星光。
三、暗夜里的追光者
“宣传是公益的第二次出发。”曹艺英常对新加入文宣部的志愿者这样说。在敬老院拍摄时,她会花时间陪老人唠家常;报道助学公益项目时,她细心地用PS隐去受助学生的正脸。当第一篇报道登上《江南都市报》时,她流泪了——那些辗转反侧的夜晚,那些搜肠刮肚的标题,终于化作了铅字的力量,乐行公益志愿者的善行终于被人看见。
九年间,数万字从她的笔尖流淌,绘就奉新公益的山水美景。有次深夜写稿突发眩晕,送医后才发现血糖低至危险值。可第二天清早,病床上的她仍在用手机校对即将推送的公众号文章。家人举着吊瓶感叹:“你这哪是文宣部长,分明是文字战士。”
窗外的星辰依然沉默,曹艺英保存文档,轻轻合上电脑。这个自比尘埃的女子不知道,她的文字正在编织一张温柔的网,接住无数坠落的星光。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,乐行公益网站上的最新推送里,那些平凡却带着人间大爱的公益故事正在唤醒整座城市的善意。
撰稿:刘小乐
题诗:邓高鹏
编辑:杨友珍
初审:曹艺英
编审:周光华
终审:郭 金
热线:0795-4600089
网址:www.4600089.com
邮箱:lexinggongyi@sin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