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项目背景
随着社会快速发展,青少年价值观和道德素养的培养面临诸多挑战。如未满16周岁青少年违规骑电动车、不遵守交通规则、垃圾随手扔、聚众抽烟、喝酒、电子产品成瘾等社会问题。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响应国家关于“加强新时代德育工作”的号召,本项目通过系统性、创新性的德育实践,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。
二、项目目标
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为总目标,开展爱国、爱家教育,传统美德与革命传统教育,诚信教育,感恩与情感教育,文明礼仪教育,责任与理想教育,奉献与服务教育等,培养学生热爱祖国、热爱人民、热爱劳动、热爱科学、热爱社会、遵纪守法、诚实守信、维护公德、关心集体、保护环境等良好道德品质,培养青少年自信、自尊、自强、自律等良好心理品质,培养青少年积极参加公益活动、乐于奉献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公民素养。
三、项目实施
(一)筹备阶段 1.成立项目领导小组,明确分工 2.调研青少年德育现状,指定实施方案
(二)试点阶段 1.联络学校挑选2-3个班级青少年参与实践活动 2.收集青少年实践中的数据,优化活动方案
(三)青少年文明实践及推广
1.联系相关部门设立“文明监督岗”青少自主站岗监督
2.开展“无垃圾日光盘行动”环保实践
3.组织学生参与敬老助残的爱心公益活动
4.与当地社会组织,爱心企业合作开展青少年劳动教育活动
四、项目成效
1.青少年文明习惯养成率显著提高,不文明行为逐渐减少
2.整合社会组织资源,形成可复制的德育模式
3.通过相关媒体的报道,案例集齐的发布,影响周边民众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