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项目背景
资助育人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,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。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是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。社会组织应始终参与国家对实现教育现代化、服务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“中国梦”的战略高度,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持续强化“四个意识”,全面落实“四个服务”,贯彻国家精准扶贫的工作,通过帮助困境学子继续学业,协助他们获得公平教育和社会发展机会,提升人才结构,促进社会经济发展。
二、项目目标
针对贫困学子的“圆梦乐行”助学项目,同时,建立助人自助的公益资助模式,通过组建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,让受助学生可以通过公益服务,获得报酬的同时,丰富精神生活,进一步拓展社会实践能力。项目将以奉新困境学子为基点,通过对困境学子的资助,让更多有梦想的困难学子获得公平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机会,同时倡导社会爱心人士更多的关注困难学子的教育发展,进一步弘扬社会正能量。
类别 | 金额 | 人数 | 备注 |
小学生
| 500元/年
| 500人
| 2020年已取消
|
初中生 | 1000元/年 | 200人 | 品学兼优 |
高中生 | 2000元/年 | 800人 | 品学兼优 |
大学生 | 4000元/年 | 300人 | 品学兼优(一本) |
一旦确定资助,在品学兼优、家庭困境未改善前提下将资助至本科二年级。 |
四、项目成效
1、教育延续性与提升教育完成率。持续的经济支持显著降低辍学风险,如项目通过入学帮扶和物资支持,保障学生顺利就学,形成基础教育至高等教育的衔接通道。
2、心理健康与社会责任感。积极心理状态重塑 物质帮扶与精神关爱结合的模式(如“一对一”成长陪伴、心理健康服务)有效缓解受助学生自卑情绪,增强自信心。
3、社会责任意识强化。通过感恩教育引导受助学生回馈社会,如受助者参与公益反哺,形成“助人=自助”良性循环,受助群体在公益参与、志愿服务中的活跃度提升。
4、社会公平与资源再分配。教育公平生态优化,通过跨区域资源调配缩小城乡教育差距。
5、社会资本整合效应。政企社协同机制,形成常态化帮扶网络,受助学生通过社会支持系统获得更多发展机会,促进社会资源均衡分配。